妙玉判词解析含义(妙玉判词)

大家好,我是小五,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妙玉判词解析含义,妙玉判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妙玉判词 画: 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2、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3、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4、 解析 这一首说的是妙玉。
5、 判词前“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6、 “美玉”就是“妙玉”,“泥垢”与判 词中的“淖泥”都是喻不洁之地。
7、 妙玉出身于苏州一个“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才出家当了尼姑。
8、她“文墨也 极通”,“模样又极好”,也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姣姣者。
9、说她“洁”,是因她嫌世俗社 会纷纷扰扰不清净才遁人空门,这是一层含义;她又有“洁癖”,刘姥姥在她那里喝过 一次茶,她竟要把刘姥姥用过的一只名贵的成窑杯子扔掉。
10、她想一尘不染,但那个社会 不会给她准备那样的条件,命运将把她安排到最不洁净的地方去。
11、按规矩,出家就要“ 六根净除”,可她偏要“带发修行”,似乎还留一手,这是她尘心末断的一个根据。
12、第 六十三回写宝玉过生日时,妙玉特意送来一张拜帖,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扣芳辰 ”。
13、一个妙龄尼姑给一个贵公子拜寿,这在当时是荒唐的,似乎透露出她不自觉地对宝玉萌生了一种爱慕之意。
14、这类地方把一个少女隐秘的心思写得极细。
15、 作者写这些细 节,不是要出妙玉的丑,不是对她进行谴责,而是充满了怜惜之情。
16、一个才貌齐备的少 女,冷清清地躲在庙里过着那种枯寂的生活,该是多么残酷!她的最后结局如何呢?有一 条脂批说: “瓜洲渡口……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
17、推测起来,她可能在荣府败落后 流落到瓜洲,被某个老朽不堪的富翁(枯骨)买去作妾。
18、这是多惨的悲剧。
19、这应该是“终 陷淖泥中”的含义,与高鹗续书写的被强盗掠去有别。
20、 【注释】 此判词写的是妙玉。
21、 “洁”——操守清白。
22、《楚辞·宋玉·招魂》:“朕幼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23、”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24、同时,也是佛教所标榜的净。
25、佛教宣扬杀生食肉、婚嫁生育等等都是不洁净的行为,人心也是不洁净的,在世界上很少真正有一块洁净的地方,唯有菩萨居处才算“净土”,所以佛教又称净教。
26、 “空”——虚。
27、佛教指超乎色相现实的境界为空。
28、《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照见五蕴皆空。
29、”《大乘义章》:“空者,理之别目,绝众相,故名为空。
30、”佛教认为人世间一切都是空的。
31、皈依佛教,又叫空门。
32、云空未必空句,说跳出了红尘,也未必能如愿。
33、 “金玉质”——金玉喻贵重之意。
34、《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35、”古凡华丽或可贵之物,常以金玉为喻,质是本体。
36、金玉质,即本体十分贵重,如金玉般宝贵和纯洁。
37、喻妙玉身份。
38、贾家仆人说她“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文墨也极通,经典也极熟,模样又极好。
39、”(十七回) “陷”——即陷阱,捕兽或擒敌之坑坎。
40、《礼·中庸》:“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护陷阱之中,而莫知之辟也。
41、” “淖(音闹)泥”——烂泥、泥沼。
42、淖即泥沼,为水泥相和。
43、全句为:终竟堕入淖泥中。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冬季皮肤保养小常识】随着气温逐渐下降,空气变得干燥,皮肤也容易出现紧绷、脱皮、瘙痒等问题。为了保持肌...浏览全文>>
-
【冬奥会在哪里举行】冬奥会是全球最高水平的冬季体育赛事,每四年举办一次。自1924年首届冬奥会以来,这项赛...浏览全文>>
-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东山再起”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失败或退隐之后重新崛起,恢复昔日的荣...浏览全文>>
-
【东山市原型是哪个市】在许多影视作品、小说或地图中,“东山市”作为一个虚构的地名,常常引发观众和读者的...浏览全文>>
-
【东山岛一日游攻略】东山岛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浏览全文>>
-
【东三省指哪三省】“东三省”是一个在中国地理和历史中经常被提到的词汇,通常用来指代中国东北地区的三个省...浏览全文>>
-
【东三省是哪三个省】“东三省”是一个在中国地理和历史中经常被提及的词汇,尤其在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浏览全文>>
-
【大灰凉粉的做法和配方】大灰凉粉是川渝地区非常受欢迎的传统小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清爽的风味受到许多人的...浏览全文>>
-
【大灰狼和小红帽的故事】《大灰狼和小红帽的故事》是欧洲经典童话之一,最早由格林兄弟收集整理。故事讲述了...浏览全文>>
-
【大红方印与红方印1755】“大红方印与红方印1755”这一标题看似简洁,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与历史信息。从字面...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