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是什么】“犹抱琵琶半遮面”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这句诗原本描绘的是琵琶女在演奏时的姿态,后来被引申为一种含蓄、羞涩或欲言又止的情感表达方式。下面将从含义、出处、引申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犹抱琵琶半遮面”字面意思是“抱着琵琶,只露出一半的脸”。原诗中描写的是琵琶女在弹奏时,因害羞或情绪低落而用琵琶半遮住面容。这一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羞涩,也有忧伤。
在现代语境中,这句话常用来形容人说话或做事时有所保留,不完全表露内心想法,带有含蓄、委婉、欲言又止的意味。也常用于描述艺术作品中那种朦胧美或情感的内敛表达。
二、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 白居易《琵琶行》 |
原文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字面意思 | 抱着琵琶,只露出一半的脸 |
引申含义 | 含蓄、羞涩、欲言又止、情感内敛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形容人说话不直白、情感含蓄或艺术表现的朦胧美感 |
情感色彩 | 悲哀、羞涩、沉思、忧郁 |
三、结语
“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情感表达的细腻与含蓄。它提醒我们在表达情感时,不必过于直白,有时“半遮面”的态度反而更能打动人心。
通过这样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句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