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陈词的意思是什么意思】一、
“慷慨陈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表达观点或发表言论时情绪激昂、言辞有力。它强调的是说话人的态度和表达方式,而非内容本身是否正确。
该成语源于古代文人或政治家在面对重大事件时,以充满激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立场或主张。其核心在于“慷慨”,即情绪饱满、情感真挚;“陈词”则是指陈述言辞。因此,“慷慨陈词”多用于褒义语境中,表示一种有责任感、有担当的表达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慷慨陈词”常被用来赞扬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带有“言过其实”的意味,尤其是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仅凭情绪化的表达。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慷慨陈词 |
拼音 | kāng kǎi chén cí |
释义 | 指情绪激昂地发表言论,言辞有力,富有感情。 |
出处 | 现代汉语常用成语,常见于文学、演讲等场合。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他人在公开场合或正式场合中发言时的态度和语气。 |
词性 | 动词性短语(常作谓语) |
近义词 | 豪言壮语、振振有词、义正辞严 |
反义词 | 喋喋不休、言不由衷、吞吞吐吐 |
使用场景 | 演讲、辩论、文章评论、新闻报道等 |
褒贬色彩 | 多为褒义,但也可视语境而定 |
注意事项 | 不宜用于缺乏事实支撑的空泛发言,否则可能带有贬义 |
三、结语
“慷慨陈词”是一种具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适用于需要展现个人立场或激发他人共鸣的场合。理解其含义与使用场景,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