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翻译及原文】《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雄奇豪放的语言描绘了蜀地山川的险峻与道路的艰难。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高超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以下是对《蜀道难》原文及其翻译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便于读者理解和参考。
一、原文
```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
二、翻译
原文 | 翻译 |
噫吁嚱,危乎高哉! | 唉呀呀,多么危险啊,多么高峻!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蜀地的道路多么难走,比登天还难。 |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 古代蜀王蚕丛和鱼凫,开国多么渺茫! |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自那时起已过了四万八千年,与秦地没有往来。 |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 西边有鸟儿可以飞行的小路,能横越峨眉山顶。 |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山崩地裂,勇士死了,才有了天梯和石阶相连。 |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 上有太阳神车行驶的高耸山峰,下有激流回旋的江河。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 黄鹤都难以飞越,猿猴想渡也发愁。 |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 青泥岭多么曲折,百步九折绕着山岩。 |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 手摸星辰,仰头喘气,只能用手拍胸长叹。 |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 问你西行何时归来?这险路实在难以攀登。 |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只听见悲鸣的鸟在古树中啼叫,雄鸟雌鸟绕林飞翔。 |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 又听到杜鹃在月下啼叫,令人心忧。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让人听了脸色变白。 |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山峰离天不到一尺,枯松倒挂在绝壁上。 |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 湍急的瀑布争相轰鸣,巨石撞击山谷如雷声。 |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这样的险境,可叹你远道而来为何? |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剑门关高耸险峻,一人把守,万人难开。 |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 守关的人若不是亲人,就会变成豺狼。 |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 早上躲避猛虎,晚上避开长蛇, |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 吃人如麻,磨牙吮血。 |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 锦官城虽说是乐土,不如早日回家。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回头西望,长声叹息! |
三、总结
《蜀道难》通过夸张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表现了蜀道的险峻与艰险,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诗中不仅有自然景观的壮丽描写,也有对社会现实的隐喻与警示。
该诗语言瑰丽、气势磅礴,是李白诗歌艺术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无论是作为文学欣赏还是文化研究,都值得深入学习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