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为全面了解当前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本文结合实地调研与数据统计,对某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以下为调研内容的总结与相关数据表格。
一、调研背景与目的
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逐步推进,扶贫工作的重点已从“精准扶贫”转向“巩固成果、防止返贫”。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掌握基层扶贫工作的实际成效、存在问题及群众满意度,为后续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式与对象
1. 调研方式
- 实地走访:深入3个行政村,访谈村干部、贫困户及普通村民共40余人。
-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
- 数据收集:查阅扶贫档案、财政拨款记录、产业项目资料等。
2. 调研对象
- 贫困户:共计120户,涵盖不同致贫原因(如因病、因残、因学、缺技术等)。
- 村干部:3名,负责扶贫事务管理。
- 普通村民:60人,用于对比扶贫前后的生活变化。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扶贫成效显著
1.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 新建或修缮道路12公里,覆盖率达90%以上。
- 安装自来水设施15处,受益农户达300余户。
- 光伏发电项目落地,为10户家庭提供稳定收入来源。
2. 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 建立特色农业基地2个,种植中药材与果蔬,带动就业20余人。
- 扶持个体经营户15家,主要涉及农产品加工与销售。
3. 教育与医疗保障提升
- 学生助学金覆盖率达100%,无辍学现象。
- 医疗救助政策落实到位,大病报销比例提高至70%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1. 部分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
- 部分群众依赖政府救济,缺乏自主发展意识。
- 技术培训覆盖率低,技能水平未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
2. 产业可持续性有待加强
- 项目资金投入较大,但市场对接不畅,产品销路不稳定。
- 缺乏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带动,抗风险能力较弱。
3. 政策落实存在差异
- 个别村在扶贫资金使用上存在不透明现象。
- 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群众参与度不高。
四、建议与对策
1. 强化思想引导,激发内生动力
- 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增强群众脱贫信心。
- 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
2. 推动产业升级,增强造血功能
- 引进龙头企业,建立产销对接机制。
- 鼓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
3. 完善监督机制,确保政策落地
- 建立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 加强扶贫干部培训,提升政策执行力。
五、调研数据汇总表
| 项目 | 数量 | 备注 |
| 调研村庄数 | 3 | 含2个贫困村、1个一般村 |
| 走访户数 | 40 | 含贫困户与非贫困户 |
| 问卷发放数 | 200 | 回收有效问卷185份 |
| 贫困户总数 | 120 | 涉及不同致贫原因 |
| 新建/修缮道路 | 12公里 | 覆盖率达90% |
| 光伏发电项目 | 1个 | 覆盖10户家庭 |
| 教育资助覆盖率 | 100% | 包括助学金、免学费等 |
| 大病报销比例 | 70%以上 | 主要通过医保和救助政策 |
| 产业项目数量 | 2个 | 中药材与果蔬种植 |
| 就业带动人数 | 20人 | 主要为本地务工人员 |
六、结语
本次调研表明,扶贫工作的整体成效显著,但在持续发展、群众参与、政策落实等方面仍需进一步优化。未来应以巩固脱贫成果为基础,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调研单位:XX县乡村振兴局
调研时间:2025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