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论语三则原文
大家好,我是小典,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论语三则原文及翻译注释,论语三则原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2、《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3、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4、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5、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6、“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7、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8、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9、 (5)有朋:一本作“友朋”。
10、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11、 (6)乐:与说有所区别。
12、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13、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14、缺少宾语。
15、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16、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17、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18、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
19、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20、 2.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21、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22、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3、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
24、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
25、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26、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
27、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28、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
29、以诚实之谓信。
30、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31、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
32、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33、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34、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5、”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盘点老人去世后的子孙禁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人去世后,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孙后代在行为、言语、生活习惯...浏览全文>>
-
【盘点老牛湾旅游攻略】老牛湾,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是黄河与长城交汇的地方,被誉为“黄河第一湾”。这...浏览全文>>
-
【盘点快手上热门的方法】在短视频平台中,快手凭借其真实、接地气的内容风格吸引了大量用户。想要在快手上获...浏览全文>>
-
【盘点课堂教学模式有哪些】在当前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与优化。不同的教学模式适...浏览全文>>
-
【盘点开天门的作用】在传统文化与玄学中,“开天门”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概念,常被用于描述一种通灵、修道...浏览全文>>
-
【盘点金丝绒面料的优缺点】金丝绒是一种常见的纺织面料,因其柔软、奢华的触感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在家居装...浏览全文>>
-
【盘点简爱好词好句】在阅读《简爱》这部经典文学作品时,许多读者都被其中深刻的情感描写和富有哲理的语言所...浏览全文>>
-
【排骨玉米板栗汤】一、排骨玉米板栗汤是一道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家常汤品,适合在秋冬季节饮用。这道汤以排...浏览全文>>
-
【排骨应该怎样炖好吃又简单】炖排骨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暖胃暖心。但很多人在炖排...浏览全文>>
-
【排骨要蒸多长时间能熟】在日常烹饪中,蒸排骨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既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又营养丰...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