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子监简介 北京国子监
大家好,我是小典,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北京国子监简介,北京国子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明代北京国子监,是在1420年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北京后改定的元大都国子监,于是明代国学有南北两监之分。南京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北京国子监则称为“北监”或“北雍”。北京国子监还曾吸收了明代中都国子学的生员。1375年,明朝廷于凤阳设置中都国子学,当时与南京国子监、北京国子监并存,但当时中都国子学选收的学生,均为南京国子学考试优选之后的生员。至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朝廷罢中都国子监,将其师生并入北京国子监。
2、明代北京国子监的教职设有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等,由学行卓异的名儒充当。学生称为监生或太学生。
3、明代国子监学生的来源大致有贡监、举监、荫监和例监的区别。贡监是由地方府、州、县儒学按计划选送在学生员贡国子监的学生;举监是会试落第举人直接入监的读书者;荫监是以荫袭而入监的国子监学生;例监是捐资财入监读书者。
4、按出身看,北京国子监学生又有民生和官生之分。民生是国子监出身庶民的学生,而官生是国子监学生中以恩荫入监的品官子弟。总之,进入国子监由于资格、来源的不同,虽然都是国子监学生,称谓却很不相同。
5、明代北京国子监学生到1393年增加到8000多名,到1422年已增加到9900多名,可谓盛极一时。明朱武宗以后学生只剩千余人。至明景泰、弘治之际,学生“奸惰”,教师“失职”,课业乃废。明景泰以后,出现了用钱买国子监入学资格的“例监”现象,与明初太学相比,已是有名无实。因此,明代政府规定,必须入国学者才可当官,不入者不能得,参加科举考试的必须由学校出身,即所谓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不必由科举。
6、国子监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盘点老人去世后的子孙禁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人去世后,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孙后代在行为、言语、生活习惯...浏览全文>>
-
【盘点老牛湾旅游攻略】老牛湾,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是黄河与长城交汇的地方,被誉为“黄河第一湾”。这...浏览全文>>
-
【盘点快手上热门的方法】在短视频平台中,快手凭借其真实、接地气的内容风格吸引了大量用户。想要在快手上获...浏览全文>>
-
【盘点课堂教学模式有哪些】在当前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与优化。不同的教学模式适...浏览全文>>
-
【盘点开天门的作用】在传统文化与玄学中,“开天门”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概念,常被用于描述一种通灵、修道...浏览全文>>
-
【盘点金丝绒面料的优缺点】金丝绒是一种常见的纺织面料,因其柔软、奢华的触感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在家居装...浏览全文>>
-
【盘点简爱好词好句】在阅读《简爱》这部经典文学作品时,许多读者都被其中深刻的情感描写和富有哲理的语言所...浏览全文>>
-
【排骨玉米板栗汤】一、排骨玉米板栗汤是一道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家常汤品,适合在秋冬季节饮用。这道汤以排...浏览全文>>
-
【排骨应该怎样炖好吃又简单】炖排骨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暖胃暖心。但很多人在炖排...浏览全文>>
-
【排骨要蒸多长时间能熟】在日常烹饪中,蒸排骨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既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又营养丰...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