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玺的鉴别方法 碧玺的鉴别
大家好,我是小典,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碧玺的鉴别方法,碧玺的鉴别,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鉴别的碧玺 想要识别 碧玺 的真假,主要根据三个特性: a.碧玺有很强的二色性,红色碧玺为红色---粉红色;绿色碧玺为绿色---淡绿色。
2、由此可将绿色碧玺与其他绿色系的宝石区分开 b.碧玺的双折射率大,从台上向下观察可以见到底棱呈明显的双影现象,依此可将碧玺与黄玉、合成尖晶石等分开 c.碧玺经常磨成祖母绿型,从平行长的方向经常可见一些管状的包裹物或棉絮物,而在短的方向观察经常发现其颜色变深,这是因为碧玺不同方向对光的吸收不同,利用此特性即可区分一些合成的仿制品。
3、 与碧玺相似的宝石还有红柱石等,用肉眼来区分这些宝石是很困难的,还需要借助折光仪、重液等手段。
4、鉴别的关键,就是要记住碧玺特征的长柱状及横切面呈弧面三角形;具明显的二色性,可见双影。
5、 与红色碧玺相似的宝石有红宝石、红色尖晶石、锂辉石、淡红色黄玉、红色绿柱石、淡紫色水晶等。
6、与绿色碧玺相似的宝石有透辉石、祖母绿、绿色绿柱石。
7、与蓝色电气石相似的宝石有蓝色尖晶石。
8、碧玺与其区别是:碧玺的棱角处有明显双影,气液包裹体和裂隙较多,二色性强,透明度好,其密度和折光率均有较大差异,双折射率大。
9、 红色碧玺主要与粉红色黄玉、红色尖晶石、红柱石等相混,可以通过重液法鉴别。
10、用一瓶3.06S/cm3的重液几颗石头同时放人重液中红碧玺悬浮或慢慢下沉,而红色黄玉、红色尖晶石则迅速下沉,红柱石下沉速度也大于红碧玺,由此可以挑出红碧玺。
11、 绿碧玺主要易与橄榄石、绿色透辉石、绿色石榴石等相混。
12、由于碧玺有较大的双折率,在合适的位置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后刻面棱重影而石榴石没有。
13、橄榄石与碧玺的内部包体明显不同,橄榄石中有特征的睡莲状包体而碧玺内含有典型的不规则线状和薄层空穴,部分碧玺可见大量平行纤维。
14、碧玺为一轴晶在折射仪中两条阴影界线一条上下移动,另一条不动。
15、而绿色透辉石两条阴影界线都可上下移动,而且透辉石折射率高于碧玺。
16、 玻璃可以仿冒所有颜色的碧玺,通过偏光镜可发现玻璃为全暗,而碧玺为四明四暗显示为非均质体,观察玻璃仿冒品无论任何角度都不可能观察到后刻面棱重影。
17、碧玺有较强的多色性,用二色镜观察明显,而玻璃无多色性。
18、 碧玺还有一个与相似宝石不同的就是它的热电性。
19、在碧玺受热、摩擦或太阳的辐照下,其表面会带有电荷。
20、这些电荷对空气中的异性电荷有相吸性,能吸附空气中带异性电荷的灰尘、纸屑等。
21、这是碧玺独有的特性。
22、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做简单的测试。
23、 常见的碧玺冒仿品有两类: a.无色碧玺人工加色。
24、工人染色的碧玺,由于颜色吊滞,缺乏天然碧玺的“宝光”,不难识别。
25、 b.玻璃制品加工而成。
26、识别的方法是,真碧玺具有明显的二色性,可见双影;体内可见管状包裹物或棉絮状物,晶体的横断面呈弧面三角形。
27、这些特点是冒仿品所不具有的。
28、 碧玺的鉴别方法: http://www.12fu.cn/article-57.html。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盘点老人去世后的子孙禁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人去世后,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孙后代在行为、言语、生活习惯...浏览全文>>
-
【盘点老牛湾旅游攻略】老牛湾,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是黄河与长城交汇的地方,被誉为“黄河第一湾”。这...浏览全文>>
-
【盘点快手上热门的方法】在短视频平台中,快手凭借其真实、接地气的内容风格吸引了大量用户。想要在快手上获...浏览全文>>
-
【盘点课堂教学模式有哪些】在当前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与优化。不同的教学模式适...浏览全文>>
-
【盘点开天门的作用】在传统文化与玄学中,“开天门”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概念,常被用于描述一种通灵、修道...浏览全文>>
-
【盘点金丝绒面料的优缺点】金丝绒是一种常见的纺织面料,因其柔软、奢华的触感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在家居装...浏览全文>>
-
【盘点简爱好词好句】在阅读《简爱》这部经典文学作品时,许多读者都被其中深刻的情感描写和富有哲理的语言所...浏览全文>>
-
【排骨玉米板栗汤】一、排骨玉米板栗汤是一道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家常汤品,适合在秋冬季节饮用。这道汤以排...浏览全文>>
-
【排骨应该怎样炖好吃又简单】炖排骨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暖胃暖心。但很多人在炖排...浏览全文>>
-
【排骨要蒸多长时间能熟】在日常烹饪中,蒸排骨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既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又营养丰...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