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溶洞是怎么形成的化学原理 溶洞是怎么形成的

2024-07-04 05:14:05 来源: 用户: 

大家好,我是小典,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溶洞是怎么形成的化学原理,溶洞是怎么形成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溶洞均为碳酸盐质岩石,十分坚硬,但因长期沉浸在地下水中而被溶解。

2、这样一年又一年,坚硬的岩层便被溶蚀出一个个洞穴。

3、当溶有石灰质的地下水重新滴入洞中时,由于环境中温度、压力的变化,使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于是水对石灰质的溶解力降低,致使原本溶解在水中的部分石灰质因过饱和而沉淀析出,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和石柱。

4、生物建造学认为,藻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分泌钙质,能收集、粘接微细的石灰质颗粒,并且常营集群生活。

5、溶洞中的石钟乳几乎都是迎着光线朝上弯曲生长的,这与藻类的趋光生长的特性相吻合。

6、石钟乳、石笋内部还有像树木年轮一般的同心圆状构造,这又是藻类生物逐年生长、分泌、收集和粘接石灰质微粒的结果。

7、综上所述,生物建造学认为,虽然溶洞的洞穴空间的形成与水的溶蚀作用有关,但溶洞中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的形成,则应该主要是藻类生物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逐渐建造起来的,经过的石化作用,才呈现出今天的面貌。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