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喝汤会胖吗 喝汤会胖吗
大家好,我是小典,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减肥喝汤会胖吗,喝汤会胖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在我们所吃的各种食物中,汤是既富于营养又最易消化的一种。
2、美国营养学家的一项调查表明,在6万多接受营养普查的人中,那些营养良好的人,正是经常喝汤的人。
3、不过,因为汤汁能在小肠中均匀分散,营养物质很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喝汤有着使人发胖的潜在危险。
4、 很多人以为,喝汤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殊不知,只有科学地喝汤,才能既吸收营养,又避免脂肪堆积。
5、在这方面,我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饭前喝、饭后喝差别很大:喝汤的时间很有讲究,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又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6、饭前先喝几口汤,将口腔、食道润滑一下,可以防止干硬食品刺激消化道黏膜,有利于食物稀释和搅拌,促进消化、吸收。
7、最重要的是,饭前喝汤可使胃内食物充分贴近胃壁,增强饱腹感,从而抑制摄食中枢,降低人的食欲。
8、有研究表明:在餐前喝一碗汤,可以让人少吸收100—190千卡的热能。
9、相反,饭后喝汤是一种有损健康的吃法。
10、一方面,饭已经吃饱了,再喝汤容易导致营养过剩,造成肥胖;另外,最后喝下的汤会把原来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释,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11、 中午喝汤不易长胖:早、中、晚哪一餐更适合喝汤呢?有专家指出,“午餐时喝汤吸收的热量最少”,因此,为了防止长胖,不妨选择中午喝汤。
12、而晚餐则不宜喝太多的汤,否则快速吸收的营养堆积在体内,很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13、 最好选择低脂肪食物做汤料:要防止喝汤长胖,应尽量少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做汤料,如老母鸡、肥鸭等。
14、即使用它们做汤料,最好在炖汤的过程中将多余的油脂撇出来。
15、而瘦肉、鲜鱼、虾米、去皮的鸡或鸭肉、兔肉、冬瓜、丝瓜、萝卜、魔芋、番茄、紫菜、海带、绿豆芽等,都是很好的低脂肪汤料,不妨多选用一些。
16、 喝汤速度越慢越不容易胖:美国营养学家指出,如果延长吃饭的时间,就能充分享受食物的味道,并提前产生已经吃饱的感觉。
17、喝汤也是如此。
18、慢速喝汤会给食物的消化吸收留出充足的时间,感觉到饱了时,就是吃得恰到好处时;而快速喝汤,等你意识到饱了,可能摄入的食物已经超过了所需要的量。
19、 南方人喜欢饭前喝汤,特别是老火靓汤,炖的时间长,营养多,到了胃里,通过神经反射到大脑,食欲自动减少。
20、再者,饭前喝汤,占了胃容,吃的东西自然就会减少,所以人也胖不起来。
21、北方人正好相反,吃了饭再喝汤,胃都撑大了,而且北方人的汤里油水多,又会增加很多卡路里。
22、因而有人说北方人比南方人肥胖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23、 专家认为,饭前饭后喝汤,属于个人饮食习惯的问题,在营养学上没有定论。
24、因此,喝汤问题的关键在于喝什么汤,喝多少汤。
25、如果饭前喝少量美味而含蛋白质丰富的汤,可以给胃肠一种刺激,使之做好接受食物的准备;如果喝酱油汤一大碗,不但会稀释胃液,还可能吃进过多的钠盐,不利于健康。
26、另外,有浅表性胃炎的人应饭后喝,以免加重症状。
27、因此,无论饭前饭后,喝汤一定要喝有营养的汤。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盘点老人去世后的子孙禁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人去世后,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孙后代在行为、言语、生活习惯...浏览全文>>
-
【盘点老牛湾旅游攻略】老牛湾,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是黄河与长城交汇的地方,被誉为“黄河第一湾”。这...浏览全文>>
-
【盘点快手上热门的方法】在短视频平台中,快手凭借其真实、接地气的内容风格吸引了大量用户。想要在快手上获...浏览全文>>
-
【盘点课堂教学模式有哪些】在当前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与优化。不同的教学模式适...浏览全文>>
-
【盘点开天门的作用】在传统文化与玄学中,“开天门”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概念,常被用于描述一种通灵、修道...浏览全文>>
-
【盘点金丝绒面料的优缺点】金丝绒是一种常见的纺织面料,因其柔软、奢华的触感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在家居装...浏览全文>>
-
【盘点简爱好词好句】在阅读《简爱》这部经典文学作品时,许多读者都被其中深刻的情感描写和富有哲理的语言所...浏览全文>>
-
【排骨玉米板栗汤】一、排骨玉米板栗汤是一道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家常汤品,适合在秋冬季节饮用。这道汤以排...浏览全文>>
-
【排骨应该怎样炖好吃又简单】炖排骨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暖胃暖心。但很多人在炖排...浏览全文>>
-
【排骨要蒸多长时间能熟】在日常烹饪中,蒸排骨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既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又营养丰...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