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和光同尘是什么意思】“和光同尘”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道德经》第七章:“和其光,同其尘”。原意是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保持低调、融入世俗。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性格温和、处事圆滑、不张扬、不争强好胜,能够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和光同尘 |
拼音 | hé guāng tóng chén |
出处 | 《道德经》第七章 |
原义 | 不显露光芒,与尘土融为一体,比喻不显山露水,低调处世 |
现代引申义 | 性格温和、不争不抢、善于融入集体、处事圆滑 |
使用场景 | 形容人低调、谦逊、有涵养、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和光同尘”最早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原文为:
> “和其光,同其尘。”
这句话表达了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的理念,强调顺应自然、不刻意追求名利,而是与万物和谐共处。后来,这一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为人处世的态度中,成为一种处世哲学。
三、使用示例
句子 | 说明 |
他为人低调,从不炫耀,真正做到了和光同尘。 | 表达对他人谦逊态度的赞赏 |
在团队中,她总是和光同尘,不争功也不抢过。 | 描述她在团队中的低调表现 |
这位老者一生和光同尘,却深受众人敬重。 | 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
四、词语对比(近义词/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隐忍、低调、谦虚、随和 |
反义词 | 骄傲、张扬、高调、争强好胜 |
五、总结
“和光同尘”不仅是一个古老的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它提倡的是一种内敛、平和、包容的生活态度,适合用于描述那些不争不抢、善于协调、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品质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