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光风霁月历史典故

2025-08-23 09:34:15

问题描述:

光风霁月历史典故,跪求大佬救命,卡在这里动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3 09:34:15

光风霁月历史典故】“光风霁月”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天气晴朗、明朗的景象,也引申为人的性格开朗、胸怀宽广、品行高洁。这个词语不仅富有诗意,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一、成语释义

词语 光风霁月
拼音 guāng fēng jì yuè
含义 原指雨后初晴时清朗明净的景象,后多用于形容人的心胸开阔、品格高尚、气度不凡。

二、历史出处

“光风霁月”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黄庭坚的诗作《登快阁》中:

>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湿笔端春。

> 此身虽在堪惊处,心在烟霞自在身。

>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安处是吾乡。

> 光风霁月无今古,流水高山只自知。”

诗句中的“光风霁月”原意是指雨后的晴朗景象,后来被广泛引申为一种超脱世俗、心境清明的精神境界。

三、文化内涵与引申意义

内容 解释
自然景象 表示雨后初晴、空气清新、阳光明媚的自然景象。
心境象征 象征人心胸豁达、志趣高远、品德高尚。
文人理想 古代文人常以此表达对自由、宁静、高洁生活的向往。
品格修养 强调一个人应具备坦荡无私、光明磊落的品质。

四、现代应用与演变

在现代社会,“光风霁月”虽然不再频繁出现在日常口语中,但在文学作品、诗词赏析以及人格修养的讨论中仍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精神境界的一种追求。

五、总结

“光风霁月”这一成语,从最初的自然景象描写,逐渐演变为一种精神境界的象征。它承载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内在修养的文化传统。无论是作为文学意象还是人生理想,“光风霁月”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光风霁月
出处 黄庭坚《登快阁》
含义 自然景象 + 心境高洁
文化意义 体现文人理想与品格修养
现代应用 文学、修养、精神追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