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黄生借书说原文及翻译

2025-08-25 15:52:10

问题描述:

黄生借书说原文及翻译,急到失眠,求好心人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5 15:52:10

黄生借书说原文及翻译】《黄生借书说》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讲述自己年轻时借书的艰难经历,表达了对书籍的珍视以及对学习机会的珍惜。全文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一、文章总结

《黄生借书说》主要讲述了作者在年轻时因家境贫寒,无法购买书籍,只能向他人借书阅读。他深刻体会到借书的不易,也更加珍惜每一次读书的机会。文章强调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即只有在借书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用心去读、去理解。同时,作者也劝诫后人要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不要轻易浪费知识资源。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黄生允修借书。 黄允修来向我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我把书交给他,并告诉他: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我小时候就喜欢读书,但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籍。
有张氏藏书甚富。 有一位姓张的人收藏了很多书。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我去借,他不给,回家后梦中还想着这事。
其切如是。 这种迫切的心情就是这样。
故有所览,辄省记。 所以只要看过一遍,就会记住。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 当我做了官以后,薪水用来买书,书渐渐多了起来。
然后,始知书之难得。 但是这时才明白书的难得。
今黄生一见而慕焉,何哉? 如今黄生一看到书就羡慕,这是为什么呢?
且夫不好书者,皆自以为无书耳。 而那些不喜欢读书的人,都觉得自己没有书。
书非借不能读也。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去读。
吾以此知之。 我因此明白了这一点。”

三、内容解析

这篇文章通过自身经历,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在缺乏的时候,才会真正珍惜和重视。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借书是一种奢侈,也是一种动力。而当书变得唾手可得时,反而容易被忽视。

袁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习态度的反思。他的观点不仅适用于古代,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拥有比古人更多的书籍和资料,但真正愿意静下心来阅读的人却越来越少。

四、结语

《黄生借书说》虽短,但寓意深远。它提醒我们:珍惜现有的学习资源,保持对知识的敬畏之心。 不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不让宝贵的知识白白流失。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