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邕翻译及赏析内容】《上李邕》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当时权贵李邕的不满与讽刺,同时也展现了自己高傲不屈的性格。这首诗语言犀利、情感强烈,是李白诗歌中较为典型的作品之一。
一、原文
> 大鹏飞兮振八裔,
> 风斯在下兮,翼若垂天之云。
>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去以六月息者也。
>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风斯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 奚以知其然也?
>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 此小年也。
> 犬羊之性,岂能与龙凤比肩?
> 吾视李邕,亦犹是也。
二、翻译
大鹏展翅,震动四方,
风在下方,翅膀如天边的云。
它乘着旋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凭借六月的风力才能远行。
如果水不够深,就无法承载大船;
如果风不够强,就无法支撑大翼。
所以,只有到了九万里的高度,风才在下面,
然后才能借助风力飞行;
背负着蓝天,没有任何阻碍,
然后才能向南飞翔。
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呢?
早晨的菌类不知道黑夜和黎明,
寒蝉不知道春天和秋天,
这是寿命短的小生物。
狗和羊的本性,怎能与龙凤相比?
我看李邕,也是如此。
三、赏析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借“大鹏”比喻自己的志向远大,实则是对李邕的讽刺。李白以“大鹏”自喻,表现了自己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愤懑情绪。同时,他也批评了李邕这种“犬羊之性”的人,认为他不具备真正的才能与气度。
四、总结与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作品名称 | 上李邕 |
| 作者 | 李白(唐代) |
| 体裁 | 古体诗 |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李邕的讽刺与不满,展现自身高傲不屈的精神 |
| 艺术特色 | 比喻生动、语言犀利、情感激烈 |
| 用典 | 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意象 |
| 创作背景 | 李白年轻时曾拜访李邕,但未受重视,故有此诗 |
| 思想内涵 | 批评权贵、表达自我价值追求 |
| 语言风格 | 雄浑豪放、富有哲理 |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李白不仅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更是一个具有深刻社会批判意识的文人。他在诗中既表达了个人的理想与抱负,也对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讽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