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陈师道的故事

2025-10-07 09:15:57

问题描述:

陈师道的故事,急到抓头发,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7 09:15:57

陈师道的故事】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为“苏门四学士”,是苏轼门下重要的弟子之一。陈师道虽出身寒微,但才华横溢,尤其在诗歌创作上成就突出,被誉为“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师道一生清贫自守,不慕荣利,性格孤高,注重道德修养。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他提倡“宁拙勿巧,宁朴勿华”的创作理念,强调诗歌应以真情实感为基础,反对浮华辞藻。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陈师道的生平经历较为坎坷,早年丧父,家境贫寒,靠母亲抚养长大。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最终凭借自己的才学进入仕途,但始终不改其清廉本色。他在官场中并不显赫,却因其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受到后人敬仰。

陈师道生平简要总结

项目 内容
姓名 陈师道
履常、无己
后山居士
出生年份 1053年
去世年份 1102年
籍贯 江苏徐州
所属流派 江西诗派
身份 文学家、诗人
代表作品 《后山集》、《后山诗话》
思想主张 宁拙勿巧,宁朴勿华
人生特点 清贫自守、孤高自持
影响 对宋代诗歌发展有重要影响

陈师道的文学贡献

陈师道虽然在政治上并未取得显著成就,但在文学领域却留下了深刻印记。他的诗歌多描写个人生活、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语言朴素却意境深远。他与苏轼关系密切,曾多次参与文坛活动,深受苏轼推崇。

此外,陈师道还著有《后山诗话》,这部诗论著作不仅记录了他的诗歌观点,也反映了他对当时诗坛风气的看法。他认为诗歌应注重“意”与“理”,反对空洞的辞藻堆砌,主张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总的来说,陈师道是一位兼具才情与品格的文学家,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也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