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如砥的词语意思】“周道如砥”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原意是形容周朝的大路平坦如磨刀石,笔直如箭。后用来比喻国家的政令或道路非常平坦、通畅,也常用来形容人的心地正直、行为光明磊落。
一、词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周道如砥 |
出处 | 《诗经·小雅·大东》 |
字面意思 | 周朝的道路像磨刀石一样平滑,笔直如箭 |
引申义 | 比喻政治清明、道路平坦;也可形容人心正直、行事坦荡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文学、历史或评论中,表达对社会秩序或个人品德的赞美 |
二、词语用法与示例
用法 | 示例 |
形容政治 | “朝廷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真可谓周道如砥。” |
形容心性 | “他为人正直,处事公正,堪称周道如砥之人。” |
描写道路 | “山间小路虽窄,但路况良好,周道如砥,行走顺畅。” |
三、词语延伸
“周道如砥”不仅是一个描写道路的成语,更蕴含了古人对理想社会和道德人格的追求。在古代,“周道”象征着礼制和秩序,而“如砥”则强调其平直无偏。因此,这一成语也常被用来表达对理想政治环境或高尚人格的向往。
四、总结
“周道如砥”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既可用于描写自然道路的平坦,也可引申为对政治制度或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正直、公平、秩序”的重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
总结要点 | 内容 |
含义 | 道路平坦、政治清明、心地正直 |
出处 | 《诗经》 |
引申 | 社会秩序、道德人格 |
用法 | 文学、评论、描述道路或人品 |
文化意义 | 体现传统价值观,强调公平与正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