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长城简介及资料】八达岭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位于北京市延庆区,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一段,被誉为“万里长城之首”。八达岭因其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闻名于世,是游客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
一、八达岭长城简介
八达岭长城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北依燕山,南临北京平原,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长城全长约1.7公里,最高点海拔1015米,设有多个敌楼、箭垛和烽火台,展现了古代高超的建筑工艺和军事智慧。
八达岭不仅是军事要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见证了无数历史事件,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今,八达岭长城已成为全球知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数百万中外游客前来参观。
二、八达岭长城主要资料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八达岭长城 |
位置 | 北京市延庆区 |
建造时期 | 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 |
长度 | 约1.7公里 |
高度 | 最高点约1015米 |
建筑结构 | 敌楼、箭垛、烽火台、城墙等 |
保护级别 | 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 |
开放时间 | 旺季(4月-10月):6:30-18:00;淡季:7:00-17:00 |
门票价格 | 成人票:40元/人;学生票:20元/人;老人票:免费(部分景区) |
最佳游览季节 | 春秋两季(4-5月、9-10月) |
交通方式 | 北京市区乘公交或旅游专线,自驾也可抵达 |
特色景观 | “不到长城非好汉”碑、观景台、古炮台、烽火台等 |
三、八达岭长城的文化意义
八达岭长城不仅是一座军事堡垒,更是一部活的历史书。它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长城上的每一块砖石都讲述着一段故事,每一个烽火台都记录着一段传奇。
随着时代的发展,八达岭长城也不断进行修缮与保护,确保其历史价值得以延续。同时,它也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四、总结
八达岭长城作为中国长城的精华部分,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从建筑艺术、军事战略,还是从民族精神的角度来看,八达岭都堪称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于每一位到访者来说,登上八达岭,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攀登,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