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计算机维修管理规定】为加强涉密计算机的安全管理,确保国家秘密信息在维修过程中的安全可控,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根据相关保密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特制定本《涉密计算机维修管理规定》。该规定适用于所有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设备在维修、维护过程中的管理与操作。
一、总体要求
1. 涉密计算机的维修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
2. 维修前应履行审批手续,明确维修内容、时间及责任人。
3. 维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得擅自复制、传输或泄露任何涉密信息。
4. 维修完成后,应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维修流程管理
| 环节 | 内容说明 |
| 维修申请 | 使用部门填写《涉密计算机维修申请表》,说明维修原因、设备编号及预计维修时间,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提交至保密管理部门。 |
| 审核批准 | 保密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认符合维修条件后,安排指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
| 维修实施 | 维修人员需持有效证件进入涉密场所,严格按照维修计划执行任务,禁止私自拆解或更换非授权部件。 |
| 安全检查 | 维修完成后,由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并由保密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审查,确保无数据残留或安全隐患。 |
| 记录归档 | 所有维修记录应详细登记,包括维修人员、时间、内容、结果等,存档备查。 |
三、责任与监督
1. 各使用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涉密计算机的日常管理和维修协调工作。
2. 保密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涉密计算机维修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本规定的人员,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四、附则
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规定由单位保密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通过严格执行《涉密计算机维修管理规定》,能够有效提升涉密设备的管理水平,保障信息安全,防范潜在风险,为单位的正常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