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禅心简谱(云水禅心)
大家好,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云水禅心简谱,云水禅心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云水禅心指把自己禅远的心思寄托在漂流不定的云水之间。
2、云水禅心出自《指月录》。
3、云水,这两种物体无形无态,总是漂流不定柔情万种的世间自由之物。
4、禅心,谓清静寂定的心境,泛指清空安宁的心境。
5、云水是创造意境的灵魂。
6、 诗歌离不开云水,有了云水,平添几分逸趣。
7、对云水的偏爱,反映了人们对自由自在的渴望。
8、 於是云水之间,遂成了暂避尘琐的桃花源,在这里, 压力被释放,生命被解套,在云水间呼吸到自由的空气, 舒展出开阔的空间,重新找到生命的能量与光芒。
9、云水禅心的禅意云水间本是没有一个“禅”字的,因为有了静思的人,有了一份成为“禅”的心境,于是天地万物就被赋予了“禅境”的意义。
10、云水禅心,亦尽在云水中。
11、以禅意将天、地、人贯穿起来,融为一体,各有玄机,彼消此长,然而不变的是清幽恬淡的意境,这种悠然自得的意念如同高山融化的雪水缓缓流动,润泽心田,让人感到莫名的轻松与惬意。
12、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云水禅心云水禅心,汉语词语,出自《指月录》。
13、云水,这两种物体无形无态,总是飘流不定柔情万种的世间自由之物。
14、禅心,谓清静寂定的心境,泛指清空安宁的心境。
15、云水禅心指把自己禅远的心思寄托在漂流不定的云水之间。
16、禅心,谓清静寂定的心境,泛指清空安宁的心。
17、禅语有:清池皓月照禅心。
18、南朝 梁江淹《吴中礼石佛》诗:“禅心暮不杂,寂行好无私” 。
19、宋黄庭坚《听崇德君鼓琴》诗:“禅心默默三渊静,幽谷清风淡相应”。
20、《红楼梦》第九一回:“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 。
21、郁达夫《毁家诗纪》之十五:“禅心已似冬枯木,忍真拖泥带水行”。
22、云水间本是没有一个“禅”字的,因为有了静思的人,有了一份成为“禅”的心境,于是天地万物就被赋予了“禅境”的意义。
23、一曲《云水禅心》总能给予于静然超脱的意境。
24、倾听这意境深远的旋律,似乎人立于纷扰的红尘之外,褪却所有的不安与烦躁,尽情沉浸于云水相伴的山林幽世中清心涤尘。
25、追求佛道的人们,梦想成佛的途径很多,不用说密宗和参禅 (也称为禅定)是最著名常见的方法了。
26、依我的理解,参禅就好比是通往顿悟的一个途径,禅境就好比是能达到顿悟的一个个驿站。
27、而这样的比方也是很笨拙的。
28、我心里对禅的理解,实在是无法用语言能说得清楚。
29、这个“禅”字本来是口不能言的,佛祖当年拈花一笑真的不是为了制造神秘,实在是不能言的缘故。
30、 试想语言本来也不是为了禅的境界而发明的,禅境总是少数人思想到了深处的境界;而语言则是远离禅境的芸芸众生们在红尘中打滚时的需要。
31、语言的发展总是滞后于思想,滞后于社会需求的。
32、参禅被人理解为高雅也好通俗也好,都不过是为了从红尘中达到超脱的行而上的境界,并且是一种很少数人参予、很个体、很隐密的行为。
33、语言没有为了禅意而发展,并不是说不过去的事情。
34、况且,佛祖的境界已达到了那个“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就是无心的状态。
35、无心,便无思想,无思想便无语言,连顿悟都是成佛之前的行为,佛祖拈花时的最深境界怎么可以是语言能解释得清楚的呢?因而,人们就只能凭着一颗同样是语言解释不清的禅心去悟了。
36、 《云水禅心》 扬眉 桂花飘落兮,禅房月影栖, 云水苍茫钱塘远,海潮一线袭; 清风伴月移,禅茶飘香兮, 六合涛声动地摇,我心似菩提。
37、 抚一曲高山兮,谁人能解析; 叹一段流水兮,何人知我意。
38、 桂子飘落兮,禅房清霜栖, 云水淡淡三台远,景行人影晰; 往事若烟梦,柔情似水依, 了断红尘,声声木鱼里,夜里常空寂。
39、 六朝江山粉黛,金戈铁马, 多少英雄拳拳丹心化血碧, 只在门楼题记。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