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答客难的原文及译文答客难原文及翻译】一、文章简介
《答客难》是西汉著名文学家东方朔所作的一篇散文,主要通过回答“客”的诘问,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全文语言犀利,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现实批判精神。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客难东方朔曰:“夫子之门,多贤弟子,而先生独不显于世,岂非无德乎?” | 有客人责难东方朔说:“您的门下有很多贤能的弟子,而您却独独不被世人所知,难道不是没有德行吗?” |
东方朔对曰:“吾少以辞赋见知于上,然位不过郎官,禄不过千石,此非吾之所愿也。” | 东方朔回答说:“我年轻时因辞赋而受到皇帝赏识,但官位不过是个郎官,俸禄不过千石,这并不是我所希望的。” |
“今世之士,或学不为用,或仕不为荣,吾虽不敏,亦尝闻其道矣。” | “现在的读书人,有的学习却不能派上用场,有的做官却得不到荣耀,我虽然不够聪明,但也曾听说过这些道理。” |
“且夫天下有道,圣人贵之;天下无道,圣人贱之。吾何以异于人哉?” | “如果天下有道,圣人就会被重视;如果天下无道,圣人就会被轻视。我又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呢?” |
“若夫居高官,食厚禄,而不能致治者,非贤也;若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此君子之道也。” | “那些身居高位、享有厚禄却不能治理国家的人,不是贤人;那些贫穷时独自修养自身,显达时则帮助天下的人,这才是君子之道。” |
“吾虽不才,亦欲效古人之志,岂可自弃于尘土之间哉?” | “我虽然没有才能,也想效法古人的志向,怎能自甘堕落于尘土之间呢?” |
三、
《答客难》是东方朔面对他人质疑时的回应,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语言简练有力。通过反问与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坚持。
文章不仅展现了东方朔的才华与抱负,也反映了汉代知识分子在政治环境中的处境。他虽身处低位,却不甘沉沦,体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此外,文中引用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经典名句,进一步强调了儒家思想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
四、结语
《答客难》作为一篇经典的文言散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它让我们看到古代文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智慧,也启发我们在今天依然要坚守信念,勇于追求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