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天低树原文翻译及赏析】一、
《野旷天低树》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旷野中远望的景象。诗中通过“野旷”、“天低”、“月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开阔、静谧又略带孤寂的氛围。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含蓄表达。
该诗不仅展现了盛唐山水诗的典型风格,也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心境。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意象和情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艺术价值与思想内涵。
二、原文、翻译与赏析表格
项目 | 内容 |
原诗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作者 | 孟浩然(唐代)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字词解释 | - 野旷:旷野辽阔 - 天低:天空低垂,形容视野广阔 - 江清:江水清澈 - 月近人:月亮仿佛贴近人,增添亲切感 |
白话翻译 | 旷野辽阔,天空低垂;江水清澈,明月仿佛靠近人。 |
创作背景 | 此诗写于诗人游历途中,可能是在夜泊江边时所作,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
艺术特色 | - 意象简洁,画面感强 - 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 对比手法(如“野旷”与“天低”,“江清”与“月近”) |
情感表达 | 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寂与超然心境。 |
赏析要点 | - 以小见大,通过细微的自然景象传达深沉的情感 - 虚实结合,营造出空灵的意境 - 风格清新,富有哲理意味 |
三、结语
《野旷天低树》虽仅有四句,却以极简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夜景图。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照。读此诗,仿佛能感受到那片旷野中的寂静与星光下的温柔。这种将自然与情感融为一体的艺术手法,正是孟浩然诗歌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