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生平简介】岑参(约公元718年-769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描绘边疆风光、军旅生活和将士情怀为主,风格豪放雄浑,富有感染力。岑参一生仕途坎坷,但其文学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生平概述
岑参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聪慧好学,早年游历四方,积累了丰富的阅历。他曾在天宝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后因战乱频繁,多次出塞任职,亲身经历边疆战事,这些经历成为他创作的重要素材。晚年因病辞官,归隐故乡,最终在贫困中去世。
二、生平大事年表
时间 | 事件说明 |
约718年 | 出生于南阳(今河南南阳)的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受良好教育。 |
20岁左右 | 游历江南、中原等地,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闻。 |
天宝三载(744) | 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任右率府兵曹参军等职。 |
天宝八载(749) | 首次出塞,担任安西节度使幕僚,开始接触边疆生活,创作大量边塞诗。 |
天宝十二载(753) | 再次出塞,随封常清赴北庭,继续创作边塞题材诗歌,声名渐起。 |
安史之乱期间 | 回朝任职,参与朝廷事务,后因战乱流离失所,生活困顿。 |
大历四年(769) | 去世,终年51岁,葬于洛阳附近,生前多贫苦,死后亦无显赫地位。 |
三、文学成就与影响
岑参的诗歌以描写边塞风光、战争场面和将士情感见长,语言雄奇奔放,意境开阔,被誉为“边塞诗的典范”。其代表作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至今仍广为传诵。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唐代边疆的壮丽景象,也反映了当时将士的英勇精神和家国情怀。
四、总结
岑参一生虽不显达,但他以诗歌记录了边疆的风土人情与将士的豪情壮志,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诗人。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唐代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