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史记的成语】《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内容涵盖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这部巨著不仅在历史学上具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和语言表达中也影响深远。其中许多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被后人提炼为成语,广泛流传至今。
这些成语大多来源于《史记》中的故事、人物言行或历史事件,既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以下是对“出自《史记》的成语”的总结,并附有相关成语及其出处与释义。
一、总结
《史记》中包含大量富有哲理、寓意深刻的成语,它们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成语多用于描述人物性格、历史事件或人生哲理,具有极高的语言价值和文化意义。
二、表格:出自《史记》的成语汇总
成语 | 出处(《史记》篇目) | 释义 |
背水一战 | 《淮阴侯列传》 | 比喻在绝境中奋力一搏,背靠险地而战。 |
破釜沉舟 | 《项羽本纪》 | 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行动。 |
完璧归赵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指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对方。 |
负荆请罪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表示向人认错赔礼,请求原谅。 |
望梅止渴 | 《曹操传》 | 比喻用空想或假象来安慰自己。 |
三顾茅庐 | 《诸葛亮传》 | 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拜访贤人。 |
初出茅庐 | 《诸葛亮传》 | 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初次担任要职,缺乏经验。 |
鸿门宴 | 《项羽本纪》 | 比喻暗藏杀机的宴会或危险的场合。 |
四面楚歌 | 《项羽本纪》 | 形容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处境。 |
士为知己者死 | 《刺客列传》 | 指人为了理解自己、赏识自己的人愿意献出生命。 |
一诺千金 | 《季布栾布列传》 | 比喻说话算数,非常守信用。 |
卧薪尝胆 | 《越王勾践世家》 | 比喻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
精忠报国 | 《韩信列传》 | 表示对国家忠诚,愿以全部精力报效国家。 |
掩耳盗铃 | 《张仪列传》 | 比喻自欺欺人,明明掩盖不了的事情偏要设法掩盖。 |
愚公移山 | 《愚公移山》 | 比喻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精神。 |
三、结语
《史记》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文化的传承。其中的成语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语言元素。了解这些成语的来源,不仅能提升我们的语言素养,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通过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史记》中的成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军事、道德、人生等多个方面,是研究古代汉语和文化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