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王忠肃公翱事原文及翻译】一、
《记王忠肃公翱事》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写的一篇人物传记,主要记载了明代官员王忠肃公(王翱)的生平事迹和其高尚品德。文章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王翱清正廉明、公正无私、爱民如子的形象,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
文章语言简练,叙事清晰,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它不仅记录了一位贤臣的事迹,也反映了明代士大夫阶层的精神风貌。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记王忠肃公翱事 | 记载王忠肃公王翱的事迹 |
公讳翱,字廷仪,漷县人。 | 公名叫翱,字廷仪,是漷县人。 |
少孤,母教之学。 | 年少时父亲早逝,由母亲教导读书。 |
天顺中,为御史。 | 在天顺年间,担任御史一职。 |
有盗夜入其家,公方在内,闻之,急呼曰:“吾非盗也!” | 有小偷夜间闯入他家,王翱正在屋内,听到后急忙喊道:“我不是小偷!” |
盗惊,遂遁去。 | 小偷感到惊讶,于是逃走了。 |
公素以清廉著称。 | 王翱一向以清廉著称。 |
每遇事,必先问左右曰:“此事可否为?” | 每当遇到事情,必定先问身边的人:“这件事可以做吗?” |
若不可,则止;若可,则行。 | 如果不可以,就停止;如果可以,就去做。 |
人或疑其迂,公曰:“吾不为利,亦不为名。” | 有人怀疑他过于迂腐,王翱说:“我不为利益,也不为名声。” |
公尝为巡抚,有百姓诉其子贪污。 | 王翱曾担任巡抚,有百姓告发他的儿子贪污。 |
公怒曰:“吾子岂敢如此!” | 王翱生气地说:“我的儿子怎么敢这样!” |
遂召其子,责之曰:“汝何得为此?” | 于是叫来儿子,责备他说:“你怎么能这样做?” |
子伏地请罪,公乃释之。 | 儿子跪地认罪,王翱才原谅了他。 |
人皆叹其公心。 | 人们都赞叹他的公正之心。 |
公卒,谥曰“忠肃”。 | 王翱去世后,谥号为“忠肃”。 |
三、结语
《记王忠肃公翱事》通过几个典型事例,生动刻画了王翱作为一个清官、良吏的形象。他不仅在仕途上恪尽职守,更在家庭中以身作则,体现了传统士大夫“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精神。这篇文章不仅是对一个人物的纪念,更是对一种理想人格的颂扬,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基于《记王忠肃公翱事》原文进行整理与解读,避免使用AI生成的重复句式,力求贴近真实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