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的词语意思】“勠力”是一个汉语词语,常见于古文或正式书面语中。它由“勠”和“力”两个字组成,其中“勠”有“合力、共同用力”的意思,“力”则指力量或努力。因此,“勠力”整体表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意思。
在现代汉语中,“勠力”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文学作品、历史文献或正式公文中,用来强调团队合作、集体奋斗的精神。以下是对“勠力”一词的详细解释与用法总结: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词性 | 含义 | 出处/例句 |
儠力 | lù lì | 动词 / 形容词 | 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 《左传·宣公十二年》:“勠力同心,共图国事。” |
二、词语含义详解
1. 基本含义
“勠力”意为“合力、共同用力”,强调众人团结一致,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目标。常用于描述团队协作、集体奋斗的情景。
2. 引申含义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勠力”也象征着一种精神状态,即面对困难时,大家能够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去克服挑战。
3. 感情色彩
该词多带有褒义,表达对团结、合作、奋斗精神的肯定和赞扬。
三、常见用法与搭配
用法 | 示例 |
勠力同心 | 大家勠力同心,最终完成了这个项目。 |
勠力以赴 | 他号召全体成员勠力以赴,争取早日实现目标。 |
勠力图治 | 古代常用于形容君臣勠力图治,治理国家。 |
四、与其他近义词对比
词语 | 含义 | 与“勠力”的区别 |
合作 | 相互配合做事 | 更强调分工与协作,不强调“合力” |
团结 | 一致行动 | 强调统一意志,但较少涉及“努力” |
协同 | 共同配合 | 多用于技术或组织层面的合作 |
五、总结
“勠力”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汉语词语,主要表达“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意思。虽然在现代口语中不常用,但在正式写作或文学作品中仍具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体现了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的价值观。
通过了解“勠力”的含义与用法,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古文或正式文本时更好地理解作者意图,同时也能够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